静脉血栓的健康宣教

发布时间: 2025-04-09

一、定义与类型

静脉血栓栓塞症(VTE)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(DVT)和肺栓塞(PE)。DVT多见于下肢,血栓脱落可引发致命的PE

高危人群:老年人(80岁以上发病率达6%8%);术后、创伤、长期卧床、恶性肿瘤患者; 慢性疾病(如糖尿病、COPD、心衰)患者。

二、预防措施

1.基本预防

Ø 活动与体位:避免久坐久站,卧床者每2小时翻身;抬高患肢2030cm(高于心脏)以促进静脉回流。 

Ø 踝泵运动:每日进行足背屈伸运动,每次510分钟,促进下肢血液循环。 

Ø 饮食与饮水:低脂、高纤维饮食,每日饮水15002000ml(心肾疾病患者需调整)。 

Ø 戒烟限酒:尼古丁会收缩血管,增加血栓风险。

2.机械预防

Ø 使用梯度压力弹力袜、间歇充气加压装置(IPC)或足底静脉泵。

Ø 禁忌症:充血性心力衰竭、严重下肢动脉缺血等。

3.药物预防 

Ø 低分子肝素、华法林等抗凝药物适用于高危患者(如术后、肿瘤患者)。 

Ø 需监测凝血功能,警惕出血风险。

三、急性期护理与观察

1.绝对卧床:急性期需卧床1014天,避免按摩患肢以防血栓脱落。 

2.症状监测: 

² 局部观察:测量患肢周径,记录皮肤温度、颜色及疼痛变化。 

² 肺栓塞预警:突发胸痛、呼吸困难、血压下降时,立即平卧并吸氧,紧急就医。 

3.抗凝治疗管理:定期检测凝血酶原时间(PT)、国际标准化比值(INR)。

四、生活方式与长期管理

1.运动指导:康复期逐步恢复活动,如散步、游泳等低强度运动。 

2.避免危险因素:控制血糖、血脂,减少腹内压增高(如便秘、咳嗽)。 

3.定期随访:高风险患者需长期抗凝治疗,定期复查超声或D-二聚体。

五、指南与共识的核心推荐

1.风险评估工具: 

非手术患者:使用Padua评分(≥4分为高危)。 

手术患者:采用Caprini评分(≥3分需药物预防)。 

2.筛查建议: 

无明显诱因的老年VTE患者,推荐性别特异性肿瘤筛查,而非广泛血栓症检查。 

3.分层预防: 

低危人群以健康教育为高危人群需联合机械与药预防。

六、健康教育重点

患者教育:强调早期识别症状(如单侧下肢肿胀、胸痛)的重要性。 

家属参与:协助患者保持正确体位,监督用药及生活方式调整。

 

 

 

 

Copyright © 2024 郴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电话:0735-2299120  2891605  投诉举报:电话:0735-2812301;电子邮箱jcs7510672@163.com  湘ICP备19026149号   协同办公OA系统入口